岩间圣母倒过来是鬼(岩间圣母恐怖)

岩间圣母倒过来是鬼(岩间圣母恐怖)

1483年《岩间圣母》巴黎卢浮宫

这个画面描述圣母子和施洗若翰在首次会面的事。达芬奇显然想要呈现逼真的场景,所以把人物画在大自然中,没有建筑,没有宝座,人物只是坐在荒凉石窟内的石阶上。构图以圣母为中心,形成一个稳重的金字塔形,两侧除了圣婴和幼年的施洗若翰,还有一位优雅的天使。这种金字塔构图对伦巴底当地的画家和后来的拉斐尔影响至深。人物之间的关系似乎也被达芬奇重组了:过去的圣母子画像中,圣婴总是紧挨着圣母,在此圣母子是分离的,玛利亚右手拢(扶)着幼儿若翰,让若翰去认识耶稣,若翰虔诚的向圣婴合掌礼拜。圣婴在天使手臂的环绕中,抬起稚嫩的小手赐福小若翰。天使则手指着 若翰;眼神却令人费解的却转向画幅之外,似乎在和观众沟通,要观众注意眼前发生的景象。如此四个人的眼神、肢体、手势之间有着奥妙的联系和互动,甚至天使的眼神也把观众带入了这互动之中。可以想像这幅画在当时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全新的经验。达芬奇是否想表达什么?到今天还在引发各种揣测。无可挑剔的是人物的美感:圣母慈祥温柔,天使秀美典雅,若翰虔诚谦卑,圣婴纯真灵透。这温馨的主题和美好形象却被有意地安排在阴冷崎岖、危机暗藏的气氛中。幽暗的背景原是达芬奇的偏好,一则使明暗(Chiaroscuro)的层次更为丰富,二则可以突显人物主题。这幽暗嶙峋的山岩也隐喻了黑暗势力的险恶,与耶稣未来救赎之路的艰辛和坎坷。石窟从近景的结构连接到远山,是达芬奇观察自然岩石肌理后想像创造的。画面前方一湾凛冽清泉,加重了画中的寒气;周边的植物也如画家一贯的处理手法,细腻而鲜活。达芬奇创造了一个完全不似人间景象的的石窟洞天,令人联想起中国山水画家的自由造境。难怪达芬奇在绘画论中把画家比喻为造物主。这幅作品因为完成的时间比预定稍晚,也因为达芬奇在画中种种不符合常规的画法引起教会的不满 ,双方在报酬上起了争执。1491年达芬奇便和德普勒第斯兄弟一同向史佛札提出诉状,来调解画的定价,最后1494年得到解决。然而为了满足雇主的要求,达芬奇后来在1505年完成了第二幅同样题材和构图的作品,因而有了伦敦版的《岩间圣母》。

岩间圣母倒过来是鬼(岩间圣母恐怖)

伦敦国家美术馆《岩间圣母》 (The Virgin of the Rocks) 1505年 189.5cm x120cm,

1452年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的一个小镇,达?芬奇喜欢躲在山洞里,兴致勃勃地去观看大自然的景色,通过认真观察,把那些动物和植物的形态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回到家中根据记忆,将它们都描绘下来。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一生用无穷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使得他成为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

1483年受米兰教会的委托绘制了《岩间圣母》。画中描绘的是年轻的圣母玛利亚在黑暗的洞窟里,左侧是幼时的“施洗者若翰”向幼儿的基督洗礼,右边的天使表明了上天对耶穌的呵护。但是当时的教会拒绝了达?芬奇的这张画作,因为画作中缺少神圣人物的光环,也没有体现施洗者若翰的特征,因此 1483 年绘制的第一个版本《岩间圣母》现藏于罗浮宫。1505年,达?芬奇又绘制了第二个版本,这两件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

岩间圣母倒过来是鬼(岩间圣母恐怖)

版本二中左侧若翰手持十字架,添加了头上的光环。从版本一可以看出,添上这个十字架并非是达? 芬奇的本意,也许是教会要求他在画面上明确区分幼童,才特意添加的象征物。另外,两张图的颜色也有本质区别,此作(版本二)现收藏在英国国家美术馆中。

一般题材的《岩间圣母》都按照教会意愿把圣母画在“先知”环绕之中,而达?芬奇将四人分成三部分构成了三角关系。把玛丽亚放在顶角,天使的手指向玛利亚,圣母伸出手作出抚爱的保护姿态,圣婴(幼时的基督)一手举起表示祝福,一手撑在地上保持自身平衡。这些人物的动作和手势都反映出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状态。画家又用大自然当背景将人物置于阴暗的环境中。这幅画的主题来自于《圣经》的“逃亡埃及〞以及传说“路遇若翰”达?芬奇将他们安顿在幽美神秘的岩石风景间,圣母、孩子和天使直接坐在山岩上,渐浓的轻烟薄雾呈现出朦胧画意,整个景象如幽远的梦境,充满了诗一样的温情,祥和而典雅。

岩间圣母倒过来是鬼(岩间圣母恐怖)

与其他宗教题材作品不同的是,这张画不是强调耶稣和圣母,而是若翰,耶稣只是在一个角落里。此外在中世纪描绘神性所必要的方法是在人物上面加上光环,而在第一版《岩间圣母》里达?芬奇放奔了这种方法,着重刻画人物的高贵神态来描绘神性。并且在文艺复兴早期作品人物之间似乎都是分离的,但在这张作品里所有描绘的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紧密联系,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结构的完美整体。选择这个地点达?芬奇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1483年版的《岩间圣母》充满了符号主义,画面左边的棕榈叶形似宝剑,象征在耶稣死后痛苦如剑穿心。周围布满宗教符号的花草,引导观者去想象巨石和悬崖的符号意义。此时达?芬奇的绘画技法已经不再像他早期那样露于外表,而是发自内心,表明了他向文艺复兴初期的告别,开始迈向他的创作高峰阶段。

岩间圣母倒过来是鬼(岩间圣母恐怖)

几个世纪以来,关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美丽而神秘的微笑,持续吸引了很多人,并且将会永远地继续下去。画作的每一道笔触,每一层光晕每一片阴影,都蕴含着超越时光的永恒魅力,人们惊异于模特迷一般的微笑,她的表情似乎总是让我们捉摸不定。这种魅力其实来自达 ? 芬奇使用的“渐隐法”,这种技法在蒙娜丽莎的眼角、嘴角、鼻子以及下巴周围渲染出微妙的朦胧感,模糊使它们逐渐融入柔和的阴影之中,从而散发出惊人的效果,这是同时代画家用蛋彩无法达到的境界。

用杰出的艺术家形容达? 芬奇未免太过于片面了,他在天文、工程、科学、植物学、地理学、光学、力学、几何学解剖学和航空领域都有着的杰出贡献,而这些精妙绝伦的油画作品只是他伟大成就中的一小部分,画画对他而言只是兴趣。达?芬奇是公认的天才,也是真正的文艺复兴者。他不仅拥有绝妙的技艺,还是那个时代冒险创新的代表,他无视规则与传统,一直在尝试用新的手法探索新的领域。

他的难以计数的素描和速写作品都保存了下来,他终其一生每天都做笔记和列计划,并以个人独特的镜像用反写字书写,在他的笔记里写满了上百种发明和发现:他发现了血液的功能,认为血液对人体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并认为血液是不断循环的;对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持否定的观点,早于哥白尼的“日心说”;他曾任军事工程师,笔记中也包含了数种军事机械的设计,还包括了滑翔机、直升机、机器人等。他怀着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去研究自然和科学的一切奥秘,这些资源将成为人类宝贵的财富。他把艺术和科学、理智和情感、形象和精神熔于一炉,把艺术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眼光超越了他的时代,同时也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采自网络: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语:Leonardo da Vinci;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公历4月23日)~1519年5月2日]。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科学家、发明家。[1]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其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

达·芬奇思想深邃,学识渊博、擅长绘画、雕刻、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学科[1]。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达·芬奇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

达·芬奇生于托斯卡纳的芬奇镇附近。他在少年时已显露艺术天赋,15岁左右到佛罗伦萨拜师学艺,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画家、雕刻家。并成为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1482年应聘到米兰后,在贵族宫廷中进行创作和研究活动,1513年起漂泊于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地。1516年侨居法国1519年5月2日病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dat.com/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