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高脚杯,右手保温杯。
啤酒放枸杞,蹦迪戴护膝。
奶茶兑中药,火锅配冰啤。
雪蛤一三五,燕窝四六七。
红枣配雪糕,呵护大姨妈。
破洞牛仔裤,贴个暖宝宝。
今天烧烤撸串,明天蔬果沙拉。
一边暴饮暴食,一边健胃消食。
敷最贵的面膜,熬最晚的夜。
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还有远方的党参。
……
以上这些“又嗨又丧,一边作si一边养生的自救方式”,就是在年轻人中超流行的朋克养生。

朋克养生
最近突然蹿红、在川渝地区某品牌便利店一度脱销的“一整根”人参熬夜水,也印证了这股朋克养生风潮的席卷之势。

某品牌人参“熬夜水”
“熬夜水”契合了朋克养生的逻辑,背后是年轻人满满的求生欲,本着聊胜于无的原则,熬夜补水总是比铁锅干烧要好的。
朋克+养生,虽是近些年才火起来的一对CP,但单看“朋克”和“养生”,却都已是历史悠久的“老炮儿”了。
朋克 宣泄与探索
朋克,PUNK的音译,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最原始的摇滚乐——由一个简单悦耳的主旋律和三个和弦组成。经过演变,朋克已经逐渐脱离摇滚,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风格。

朋克音乐
朋克音乐不太讲究音乐技巧,更加倾向于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锐立场,这种初衷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英美两国都得到了积极效仿,最终形成了朋克运动。
朋克从最初的纯贬义词演变为一种叛逆精神,同文学上的“垮掉的一代”、美术上的“ 达达主义”一样,是人类面对多重矛盾时的一种情感宣泄和对前进方向的开放式探索。
朋克养生 游戏人生
以朋克为前缀的养生,其精髓在于先破坏,再重建。透支然后进补,这种简单的线性逻辑,是不是很像游戏里的归魂露、血还丹、还灵散、济生丸……?
游戏里我们可以一秒回血,现实中行得通吗?我想,年轻人的心里是有答案的,毕竟,游戏里地上还可以捡钱呢。
朋克养生,是当代朋克精神的一个侧面投影,被996、007重压下年轻人们,面对现实的诸多矛盾与无奈,选择了以游戏人生的态度自嘲与自嗨。
至于这根人参,有多大功效是其次,作为一款有颜、有趣、有话题感的社交工具才更为主要。

“来,为这苦逼的人参(生)干杯!”
“老板,你看我熬夜泡方案的样子像不像这颗参?”
“有人三分钟泡参,有人三小时睡眠。”
……
人生实苦,但朋友圈的水,一定要甜。
养生 就是游刃有余?
朋克发端于欧美,但养生的鼻祖却在中国。
庄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写下了《养生主》,并给出了养生的全套解决方案——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我们中学课本中的名篇《庖丁解牛》亦出自《养生主》。在庄子看来,岁月不是一把杀猪刀,你才是。为什么?因为你要像一把游走于世间的刀,既要解决问题,又不被问题和麻烦所伤害,几十年下来,还能像新磨出来的那样完好如初。
养生的秘诀就是:游刃有余。造就一把好刀,并不是往上贴金镶钻,反而是通过打磨来做减法,以无厚入有间,达“忘我”、“达生”的灵动之态,进入顺势而为的逢源之境。
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心灵一样,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东西。但资本总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商品推到你面前,说着“何以解忧,唯有买买买”。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认为,只有不滞于物,才可乘物以游心,而不被任何思想、利益所奴役、所累,才是全生。
补 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养生的滥觞,是“道”的哲学星火。而养生的法门,必求诸于中医之道。
中医认为,我们的身体不是一个基于解剖学和化学的物质或容器,而是一个基于气机升降出入的生态系统,通俗地讲,就是一个身体的小宇宙。

举个例子,中医用桂枝通血脉,通血脉是什么意思?
我们的常识一般将补血与输血划等号,所以不能理解弄点树枝怎么补血。但你换个角度思考,想想经济学领域,当遇到资金不足时,可以通过提高资金周转率来解决问题。同理,当身体血液不足时,也可以通过“行气”提升血液循环速度来实现“补血”。
因为,血液的功能是承载和分发营养、氧气等到各脏器,并把不需要的部分带走,相当于生态系统里的一个传送带。所以,除非传送带“粉碎性骨折”,日常养生的思路就是让它“通”。
所以,中医里的“补”,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补充、补药、补品,“补”是将身体调理至平衡态、使身体功能变好的一系列手段:
有时通过“通”来实现“补”,如上述桂枝汤通血脉的案例。
有时通过缺啥补啥来实现,但前提是要知道自己身体缺什么,补充了不缺的东西,反而会对身体造成负担,不利于养生。
有时甚至还会通过“泻”的方式,即先排出身体垃圾,腾出空间才能补得进去。所谓“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与泻是一体两面,当身体问题是实症时,泻也是补。
我们还可以将“补”理解为“固摄”的概念,就是让精气神与气血能量在体内良性循环,保持动力,且没有多余散失。
中医名家徐文兵和梁冬合著的《黄帝内经说什么》一书中曾提到,“补”与“益”是不同的。徐老师以锅为例,锅漏了,需要“补”,即固摄住锅里的水;而锅补好了,重新往里面加水,则是“益”。我们日常所说“吃点什么补补”其实多是“益”的动作。
所以,吃根人参,不一定能补,因为补养气血、固摄能量与保持动力不是光靠补品和补药能办到的。
好好吃饭 就是养生
那么问题来了,咋整?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气血从哪里来。答案居然不是心脏,心脏只是管理血脉而非血脉的源头。
《黄帝内经》称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就是脾需要了解各脏腑对气血的需要来保证供应。所以,脾是五脏六腑的后勤部长。
而人体所需一切营养又都依赖胃的腐熟,故胃是气血原料的制造者,脾胃合起来就是气血的来源。
既然气血来源于脾胃,养气血其实就是好好吃饭,补血最好的办法就是食补。
《黄帝内经》中提到“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认为粮食是植物的种子,是最精华最有生机的部分,这也是粮食之所以叫主食的原因——主要的营养和气血来源。
好好吃饭,在保证五谷杂粮摄入的同时均衡营养,做到补、泻、通三者兼顾,即补充营养,排泄废物,疏通气血三者的兼顾,就是澄源正本的养生。

至于朋克,还是让它属于音乐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dat.com/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