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品质量和实用与否,有个疑问困扰了我很久很久,以至于偶有时间总会从脑海中浮现。
那就是——有没有一种商品,以盈利为次要目的,以实用为主要目的。
答案是有的,但是很少很少,少到几乎很难察觉到。
没有“商品”这个概念以前,交易物品以非卖品形式存在,而交易价格仅高于成本价一点点,这一点点就是所谓的利润。
“商品”这个词语诞生之后,交易物品就被恒定了交易价格,商品的使用年限缩短了,实用程度降低了,成本自然就跟着降低了,利润却一直在走高。
不论是商品的诞生,还是商业形式的兴起,都为时代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贡献。
短期而言,利大于弊。可是,长此以往呢?又会怎样?有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
打破现有商业模式,推翻现有“商品”认证手段,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需要联合各行各业的认证机构,需要各领域的权威人士,携手编写一部《商品级别查询指南》。
这部《商品级别查询指南》,需要不定期更新。
当然也可以做成服务型网站,收取商品鉴定费,网站官方必须绝对公正,公平!
最好可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站官方进行监管。毕竟这是基石,也是源头。
商品级别鉴定又分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一说,而无形商品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角。
近几年来,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元宇宙时代等等新型标签一直在刷新我们对于信息化时代的认知,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不一而足。
服务型行业以迎合市场需求的形式被人们熟知,接受,习惯。
服务型行业也就是我说的无形商品,也被称为技术资本或者人工成本。
服务型行业适应市场初期,不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
对这些问题的完善处理又需要时间,需要经验,需要参考。
恰恰是这种需要,很难随着时间同步实现。
那么,同步实现的方式有没有?
答案是有,却因为某种潜规则不去解决,这就是商业模式。
改变这种商业模式,于我看来势在必行!
针对各大网站平台而言,非盈利是他们不愿触及的领域。
一个非盈利创业平台的诞生,能否拿到网络服务费的天花板?在我看来,答案是——能!
我的设想——搭建一个网络平台或者开发一款APP,(以下简称平台)
内容是——打造非招工形式的赚钱途径,以寻找合伙人为刚需,登录平台需要进行实名认证,职业资格认证,从业经验认证,个人成就认证。
盈利点是——非广告投放模式,以时间为节点,在平台达成协议并签署合同后,缴纳合同收益金(由平台专业人士进行估算,只取中间值)千分之一的服务费,这笔服务费包含平台用户在平台享有的所有服务,包括合同结束后的相关费用。
以上所有认证流程包括但不限于答题模式,上传资格证书模式,行业推荐模式,客户推荐模式。这里主要针对那些有才能却从未通过考试获取过资格证书的人士。
平台初期分为两大板块:
第一版块为【甲方乙方】,以平台为中介方,出示平台专业律师拟定的电子版合同,三方签署后生效,并由平台客服全程跟进。
甲方用自身才能提供服务,乙方接受甲方服务并支付报酬,合同完成度由乙方与平台客服两方共同评价,合力产生的纠纷和争执由平台律师负责处理。
每一次完成合同之后,甲方的职业等级都会对此做出记录并评定甲方等级,这里的等级又分为,职业等级和个人品德等级,为的是筛选出那些“南郭先生”和“害群之马”。
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下平台宗旨:
打造最美中国人,守护最美中国心,传递最美中国情。
第二版块为【共同富裕】,以平台为基础,以自身项目为指标,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进行招贤纳士,这不是招聘!是寻找合作伙伴,是寻找团队成员,更是寻求同道中人。
平台必定秉承公平公正和保密原则对项目进行评估,评估师由律师团队不定期监督审查,确保赏罚有度,重赏重罚,以此激励那些真正有抱负,却生不逢时的人,也对那些无真才实学之人进行最有效,最直接的甄别。
在这一版块中,只有合作初期的招贤纳士和合作之后的结果展示。合作开始到合作结束,由合作双方出示相关材料,对合作双方在平台等级进行升级和降级。
以上只是个概括,具体实施还需要完善。
说了这么多,我的目的很简单,平台所有用户需要遵循一条原则:
改变并提高现有商品的总体实用价值,平台负责对商品进行评估鉴定。
为的就是减少或者说杜绝每年因伪劣商品而发生的人间悲剧,
坚决抵制所有生产伪劣商品的无良商家,
在现有科学技术基础上,有选择地提升商品本身的实用价值。
其实几年以前就有这么个设想,苦于无门路来实现。
当然,现在也没有门路。
想想自己一事无成,反正也是闲着,就把这想法写出来,期待能有实现的那一天,
这里的难点也有很多,只要认真看完本文,我想那些难点可以克服。
前提是获得支持,这里的支持完全可以半路上车,参考某云的支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dat.com/22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