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怎么读 拼音1001无标题(蚌埠怎么读 拼音怎)

蚌埠”地名由来源远流长,如果从先秦典籍《尚书·禹贡》中有关记载算起,已有数千年历史。关于蚌埠地名起源的研究,近年来也在不断进步,但作为有明确地域范围所指的蚌埠地名最早出现在古代历史文献中的时间、名称,尚乏专门深入研究。

为此,蚌埠市长期从事史志编研和新闻采编工作的辛建同志近期通过多种渠道,潜心研读了与之相关的大量古代历史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与以往有别的新认知。

  历史上,蚌埠之域初始范围一般是指以淮河南岸之蚌山(今或称南山、小南山等)为中心、面积约数十平方公里之地域,至清代方将淮河北岸后楼(小蚌埠)纳入辖境。1947年蚌埠脱离凤阳县正式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建制市,至1983年除市辖各区外,还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总面积达5950平方公里(参见蚌埠市史志办公室编:《百年蚌埠》,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本文探讨的是蚌埠初始地名在古代历史文献上出现的时间与名称,故在地域概念上仍指清代之前蚌埠之域初始范围,以有别于现今蚌埠辖区内有关县区地名的起源。

蚌埠怎么读 拼音1001无标题(蚌埠怎么读 拼音怎)

《寰宇通志》中有关“凤阳府”部分之卷帙封面。


  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记载蚌埠地名出现的历史文献依据


  关于蚌埠地名最早出现在历史文献中的时间,依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编史修志以来,本地史志部门一般均以清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编印的《凤阳府志》,作为记载蚌埠初始地名的文献依据;也有个别行业志书以清代嘉庆年间(1820年)重修的《大清一统志》为文献依据进行记载。此外,还有省内志书以清代光绪二年(1876年)编撰的《凤阳县志》为文献依据,记载蚌埠初始地名出现的时间。


  关于蚌埠初始地名出现在历史文献中的称谓,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有关史志著作一般也均依据清代光绪年间《凤阳府志》或《凤阳县志》,写作“蚌埠”(又名“蚌步”)。


  近年来,有史志研究者注意到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由凤阳县知县袁文新等编撰的《凤阳新书》,并以此书中涉及蚌埠的内容为依据,将“蚌埠”地名出现在历史文献的时间上溯至明朝天启年间。这样,相对清代光绪年间编撰的《凤阳府志》,以明代天启年间《凤阳新书》为文献依据有关蚌埠地名的记载,在时间上较前延伸了287年。从文献依据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较大进步。


  那么,成书于1621年的《凤阳新书》的有关内容,是否为迄今为止最早关于“蚌埠”地名的文献记载,蚌埠的初始地名称谓是否就是“蚌埠”(或“蚌步”)?笔者通过最近一段时间查阅在此之前后形成的古代历史文献,并依据其中有关记载,认为在时间上,蚌埠之域名称出现在古代文献的时间还有可继续上溯的余地;在具体名称上,蚌埠之域的初始地名则别有称谓。‘’


  二、现存元末之前形成的历史文献尚缺乏有关蚌埠地名记载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编史修志的传统,其中方志的起源也很早,《山海经》、《禹贡》可视为流传下来的最古老地方志;秦汉以降,国家版图日广,方志也逐渐增多;宋代以后,地方志的数目与日俱增;明清之时,大修志书,公私皆为,门类甚广。只可惜由于历经战乱、自然灾害、人为损毁等因素,方志散佚者亦不在少数。以现今安徽省辖境为例,留存至今的方志文献多为明清时期形成,而在元末之前形成的地方志文献几近阙如(参见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68页)。正是由于这个因素,笔者在查阅现存古代文献有关蚌埠地名记载时只能以元末为界。元末之前,循两条线,一为历代正史之《地理志》,一为历代官修地理总志;元末之后,在上述两条线外,兼顾地方府、州、县形成的方志等文献。


  先看历代正史地理志这条线:笔者主要依据的是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的清代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文渊阁本)》所收的历代正史中有关记载,同时参照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由于《前汉书 地理志》是正史中专讲地理的创例,考诸自此书开始之历代正史地理志,至《元史 地理志》等史籍,可知蚌埠之域春秋属钟离国地,战国属楚,秦汉以降皆属钟离县,直至元代大抵如此。然而,查阅上述正史之地理志有关钟离县及相关郡、府、州、县之记载,并无涉及蚌埠之域地名内容。

蚌埠怎么读 拼音1001无标题(蚌埠怎么读 拼音怎)

明英宗为《大明一统志》所作序(部分)


  再看历代官修地理总志这条线:中国历史上由政府编纂全国范围的方志图经开端于隋代,到了唐代便出现了总地志的代表作,即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宋代就全国性的总地志来说,北宋有《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及《舆地广记》,南宋有《舆地纪胜》及《方舆胜览》;元代官修《大元大一统志》,凡千余卷,搜罗繁博,惜多已失传。笔者通过查阅清代《四库全书》中所收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城志》《舆地广记》《方舆胜览》,以及由今人赵万里辑《元一统志》(根据《大元大一统志》残卷等汇辑而成,中华书局1966年版),也没能发现有关蚌埠之域名称记载的内容。


  之所以在查阅这两条线所涉古代历史文献时遇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无论是历代正史地理志,还是各朝官修地理总志,其记述地名范围一般只下延至州、县,对山川名胜古迹也有涉及,而蚌埠之域自秦汉以降一直在钟离县治下,直至宋元时期,当地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人居聚落(村、集、镇),也非关津要冲、山川名胜所在,从地域上看还缺乏足以载入历史文献的影响力。


  既然现存元末之前的历史文献中尚缺有关蚌埠之域地名的记载,那么元末之后何时出现蚌埠之域地名记载呢?仍循“两条线”查阅下来,却使人有了新发现。


 
 三、“蚌阜”——明代官修地理总志首现蚌埠之域地名记载


  还是先看历代正史地理志这条线:《明史》虽于清代成书,但其依据的是明代史料,地理志反映的是有明一代行政区划的建制沿革,是了解蚌埠之域在明代归属的重要依据。据载:太祖吴元年(1367年)升濠州(治钟离县)为临濠府,洪武二年(1369年)建中都,置留守司于此,六年曰中立府,七年改曰凤阳府,领州五、县十三,其中之凤阳县即源于钟离县——洪武二年改钟离为中立县,洪武三年改中立为临淮县,洪武七年析临淮县地置凤阳县(临淮县仍存,位于凤阳县东北,直至清乾隆年间并入凤阳县),蚌埠之域也由原属临淮县改归凤阳县管辖。蚌埠之域名称虽未出现在《明史 地理志》,但可使人对元末到明代蚌埠之域归属改变情况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再看官修地理总志这条线:继元而起的明代全国性志书始修于洪武初年。洪武三年(1370年)便修成《大明志》,是为明代最早的全国性志书;成祖即位复有修志之意,永乐十六年(1418年)诏纂“天下郡县志”,书未成朱棣去世;至景泰中再议修志之事,并于景泰七年(1456年)修成由陈循等总纂的《寰宇通志》(景帝为此书作序);英宗天顺三年再令重修,至天顺五年(1461年),李贤等编纂的官修地理总志正式成书,由英宗亲自作序,赐名《大明一统志》。在明朝开国后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先后就编成3部大型全国性地理总志,但其中《大明志》惜已久佚;《寰宇通志》修成后,适夺门之变事发,景帝退位,未能颁行,流传甚少;只《大明一统志》刊行天下,影响甚广。


  笔者有幸查阅到台北图书馆珍藏的明景泰年间内府刊初印本《寰宇通志》影印版,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大明一统志》内府刊本影印版,发现两书中均有蚌埠之域初始地名的记载。


  在《寰宇通志》卷之九“凤阳府 山川”中,对流经凤阳府境内的河流——淮河作如下记述:“淮水发源桐柏山,入颍上县界至寿州西北,合肥(淝)水至怀远县,合涡水东流,历府北境,又东北至五河口入泗州,至清河口,会泗水东流入于海,府境诸源之水皆入焉”,这里对淮、涡合流后东流“历府北境”的叙述比较概略,没有涉及具体县境;而在紧接着对涡河的叙述中对涡淮合流后东向所经之地则表达非常明确——“涡水自黄河东流经蒙城县,沿怀远县东北与淮水合流,至临淮县蚌阜东入于海”。“蚌阜”——蚌埠之域初始地名映入人们眼帘。


  在《大明一统志》卷之七“中都 凤阳府 山川”中,则对流经凤阳府境内的淮河作了与《寰宇通志》中相关卷帙大体相同的记述,只个别文字略有增减。而对涡河的记述如下:“涡水自黄河东流经蒙城县,沿怀远县东北与淮水合流,至临淮县蚌阜东入于海;唐李吉甫云:濠有涡口之险即此;五代时为控扼之地”,虽较《寰宇通志》相关卷帙增加了若干内容,但有关“临淮县蚌阜”的记载则与之完全相同。


  “蚌阜”——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现存历代官修地理总志中首次出现有关蚌埠之域地名的记载,如果从景泰年间《寰宇通志》修成的年份(1456年)算起,它较明代天启年间(1621年)袁文新等撰《凤阳新书》中有关蚌埠地名的记载又早了165年,距今则达566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dat.com/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