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007的你,如今还好吗?
还在为反反复复的甲方所苦恼?
通过研究发现:
也许可能是99.99999..%的运营设计师遇到的问题
仅关注设计本身,设计前没有做好充分理解就进行设计,导致频繁返工或误工;设计后没有关注数据、及时总结,导致自身成长较慢。长期不合理的运营设计流程,容易造成自身成就感低,丧失对设计的兴趣及信心。本文将帮助运营设计师树立设计流程的全局观,避免陷入无穷无尽的需求执行中。
以下是根据多篇行业文章及资深的运营设计师的工作方式,总结提炼的重点运营项目设计的7个步骤:
1、确立目标-提升点击/转化/品牌;
2、分析特征-内容的功能、产品属性、利益点;
3、投放客群-用户的兴趣、年龄、财富值、行为习惯;
4、评估效能-对项目的理解及影响因素,如投放时间、活动级别等;
5、设计阶段-页面的结构、风格、颜色、字体;
6、数据验证-方案前后对比、多方案测试;
7、总结优化并分享-效果的分析,取长补短,沉淀分享。
项目案例:
抽奖活动-口袋旺换装活动提升整体活跃、转化,同时通过分析不足,指导下一阶段的优化方向。
Part 1
确立目标
首先要明确项目为了什么?提升什么?只有明确了目标、方向,才能够做到以终为始,结果导向,所以目标是第一位,这样才能有效的管控项目进度、设计产出质量。不同的目标,对应的运营设计策略也会有所差异。如图所示:活跃、转化、品牌对应的设计手法也会有所差异。
项目案例:
口袋双11活动开始目标不明确,导致颜色、形象、场景出现较大的偏差,返工成本较高。
Part 2
分析特征
产品、活动多种多样特点不一,如内容形式有签到、秒杀、抽奖等,利益点有1元秒杀、免费领取等,类型有理财、保险、贷款、商品等。根据竞品分析及内部测试数据显示,内容特点差异化区分设计,识别度较强、数据效果较佳。
项目案例:
(左)根据理财、保险、贷款等分别凸显年化收益率、保险人群图及赔付额度、贷款额度等特点,整个产品区点击率比右侧好一倍多。
Part 3
投放客群
为什么需要运营设计师去关注客群?目前用户在选择上多元化、个性化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在进行着各种用户客群的研究。无论是在算法层面,还是在运营层面都越来越成熟,为用户群提供适合的设计解决方案。
不同的用户,不仅要提供不同内容,还要设计不同的展示形式、浏览动线等等,如小白型要侧重于认知教育、品牌宣导、从众心理(排行榜、销量),忠诚型要侧重于提升浏览效率、信息简要、快捷查找等。
除此之外,还有按照年龄、性别、职业、兴趣、行为、财富等,人群特征不同,喜好、设计风格、元素都有不同的偏好,如:
A、新时代的中流砥柱们—成熟稳重、钟爱降噪、三品规律、轻质感;
B、Z时代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潮流时尚、国潮、二次元;
B、大龄的少儿们—从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度阶段,求知欲望强、猎奇、多彩的感官世界。
Part 4
评估效能
为什么要把投入效能放到第4步?因为对需求没有充分了解就判断投入产出比是不够的,只有基于前三步的沟通探讨,才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评估好效能,需做到如下几点:
A、评估需求合理性,拒绝不合理、不清晰的需求,保障自身价值最大化;
B、权衡好活动级别、时间节点、目标等要素,做到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C、学会拆分节点,把任务打散分批交付,如玩乐高积木一样,拼一个车,一上来就直接拼肯定会懵掉,哪怕是看密密麻麻的说明书也很难,运用拆分思维就会简单很多,比如车架、发动机、车轮,方向盘等等。
Part 5
设计阶段
运营设计的能力也很重要,基本的构图、字体、颜色、装饰、风格外应满足如下特点:
除此之外,还需重点关注:
A、信息传达
在开始设计之前,一定要找准信息传达与用户需求的平衡点,洞悉用户关注点,挖掘用户真正的需求,用精准的设计来保障信息传递。
B、 聚焦首屏,减少非必要信息入口
首屏的降噪、创意表达以及次要信息入口的分布排列,将会直接影响关键数据的增长。
C、重点关注下常用的交互规则
7+-2法则、费茨法则、席克法则,帮助设计更合理且更具说服力。
Part 6
数据验证
成熟的运营设计师往往用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减少主观表达,用增长思维验证设计改良。
如:运营和设计经常会有一些分歧,有行动按钮还是无行动按钮?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拿出经典案例的数据分析,我们通过设计法则、信息优先级等方式提升业务指标,分歧即可迎刃而解。
项目案例:
Part 7
总结分享
及时总结可以对设计产出作出阶段性的反思,对整个项目进行通盘思考,发现不足。同时总结后也会更加清晰的知道下一级阶段项目和自身优化的方向,既能锻炼结构化思维表达能力,也能帮助自己完成对行业的沉淀。
设计沉淀后记得要分享出来,产品、运营、设计数据及时共享,各取所长,合作共赢。
最后总结,随着行业高速发展及精细化运营趋势,运营设计不只是拿到需求就开始执行,而是要关注整个设计流程的可持续性、参与项目设计的深度,愿大家在设计道路上一直深耕下去。
作者:平安银行PBDC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dat.com/14810.html